![]()
寒假開始後,小翔的媽媽阿婷最擔心的,不是作業或托育,而是餐桌上能不能準備出足夠的飯菜。
「平常學校有營養午餐,至少中午不用煩惱。可是放寒假後,一天三餐都得自己想辦法。有時候我會把前一晚的飯熱一熱,撐到下午再吃,省下一餐。」
這是他們離開暴力之後的第二個年節,媽媽靠打零工維持生活,寒假一到,支出增加、收入卻變少。那年的除夕,冰箱裡只剩下一顆高麗菜和一盒豆干。
「原本想著,讓孩子早點睡,這樣就不會記得今天是過年了。」
那天,阿婷收到了善心人士捐助的冷凍年菜,當她打開那袋沉甸甸的年菜,看見佛跳牆、豬腳和蝦子,小翔立刻興奮地問:「媽,我們今天是不是在過年?」
那一刻,她終於卸下了心裡的壓力,第一次不再是靠壓縮自己來照顧孩子,而是真正地被照顧。
「這年菜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,是在最無助的時候,讓我們知道還有活下去的力氣。」
社工後來問小翔喜歡這次的年菜嗎?他笑著說:「那個過年年菜喜歡啊!那是我第一次體驗吃年菜☺️ 真的好好吃!」
這句話,成了媽媽那年過年最甜的一道菜。

寒假沒有營養午餐,對弱勢家庭來說,這一桌熱菜就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撐。認捐一份愛心年菜,讓弱勢受暴家庭在節日裡吃得溫飽、吃得開心。
